拥抱变化,东风日产构筑多品牌协同效应,确定多赛道动力路线

来源:全球新能源   阅读量:7995   

2021年,汽车产业呈现复苏态势,但宏观政策驱动产业转型升级,缺芯危机,自然灾害等多重不利因素,仍在影响着行业发展。

在汽车行业宏观形势高度不确定的大环境下,东风日产交出漂亮的成绩单2021年,东风日产总销量为1134889辆其中,日产品牌总销量为1047073辆,启辰品牌总销量为87816辆东风日产已经连续7年年销量超百万辆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面对汽车行业云谲波诡的变化,找准企业所在的坐标系,明确未来发展路径,才能取得更为长久健康的发展

令人欣喜的是,18岁的东风日产主动拥抱行业新变化,确定了新一轮产业转型升级期的坐标以多品牌,多赛道的布局,保持协同性,灵活性,进攻性,以数字化为增长引擎,确立新发展格局下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构筑多品牌协同效应

日前,英菲尼迪品牌正式纳入东风日产的管理体系,与日产和启辰品牌一起,英菲尼迪将成为东风日产的第三个品牌如今的东风日产,以三大品牌构筑起稳固的三角体系,最大范围扩展边界,实现协同互补,有效整合

诞生于1989年的日本汽车品牌英菲尼迪,从出生以来就在全球市场占据了自己的一席之地,在美国市场上更是有北美日系三驾马车之一的美誉。。

在国内,英菲尼迪2006年进入中国市场,2014年,由东风汽车公司和日产汽车公司按50:50股比共同设立东风英菲尼迪,国产化项目正式落地。据悉,奇骏·荣耀将提供智联舒适版与智联尊享版2款车型以供消费者选择,此前2020款奇骏这两个版本的指导价分别为19.93万元和20.28万元。

英菲尼迪与日产和启辰品牌一起成为东风日产旗下的第三品牌,意味着东风日产也由此步入多品牌协同阶段日产-启辰-英菲尼迪多品牌战力协同布局,进一步完善东风日产的产品布局

回归到东风日产体系内的启辰一年来的发展有目共睹,销量持续向好过去的一年里,启辰在产品,服务,营销,运营等方面都作出了建设性的举措数据显示,去年全年,启辰品牌终端零售达87,816辆,同比增长11.6%,完满达成年度销量目标

未来,三大品牌将发挥协同效应东风日产以日产品牌作为巩固技术日产的中坚力量,以启辰品牌作为智能化,电动化,年轻化的先锋部队,全面进军新能源市场,以英菲尼迪品牌进一步挖掘豪华汽车市场的机遇,填补在豪华车市场的空白

作为日系品牌在国内的巨头之一,东风日产一直有着强劲的发展势头早在几年前,东风日产就率先成为第一个在中国实现年销量超过百万的日系合资车企未来,拥有日产,启辰和英菲尼迪三大品牌的东风日产,将进一步优化组织和结构成本,提升决策和运营效率,构筑市场结构变革下的优势竞争力

确定多赛道动力路线

根据我国提出的双碳目标,争取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即2060年要实现新增碳排放为零这是新的挑战,也蕴含新的机遇

面对双碳目标,汽车行业责无旁贷在双碳目标驱动下,消费者需求出现多样性,汽车市场呈现出选择多元化的局面在此背景之下,东风日产选择了多赛道动力路径

东风日产将在燃油动力,e-POWER,纯电多赛道进行布局,在不断推进节能减排目标的同时,为用户提供更多元的个性化选择东风日产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辛宇表示

具体来说,VC-Turbo超变擎保证动力输出的同时兼顾燃油经济性,在双碳目标下引领燃油动力市场VC-Turbo超变擎经过20年的研发,历经近百次原型设计,积累下300多项专利技术,完成超3万小时试验台测试,以及超过300万公里道路测试,全面验证耐用性,稳定性

同时,e-POWER作为日产全新一代动力技术,创新性地实现了既保留纯电的优势,又不用担心续航焦虑问题,为中国市场带来了不用充电的电驱新选择,到2025年,东风日产计划将在中国推出共7款e-POWER车型作为东风日产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支柱性技术之一,e-POWER技术在东风日产电驱化降碳的道路上起到关键作用,助力东风日产完成绿色低碳转型

而Zero Emission日产纯电将进一步实现零排放的目标,与e-POWER形成绿色合力,成为推动东风日产电驱化转型的重要引擎根据消息显示,Zero Emission日产纯电是NISSAN 70余年纯电科技的技术结晶,以及超过25年的电池研发与制造经验,已累计100亿公里的安全里程,电池0重大事故,成为全球车主信赖的电动技术Zero Emission日产纯电将搭载于日产Ariya,并于2022年引入中国,到2025年,Zero Emission将在3款车型中搭载

走过18年,东风日产在合资车企中持续稳居第一阵营,达成超过1400万的客户基盘,这是我们的护城河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副总裁,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副总经理高国林分析认为,未来,东风日产将以绿色低碳和数字智能为抓手,布局多品牌,多赛道战略,确立清晰的坐标和路径,保持体系的协同性,灵活性,进攻性,推动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