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发布基于国产TPU的训推一体机与国内首套车载软件智能研发全链
2025-10-28 21:13 来源:新华网 阅读量:8965
近日,华中科技大学联合北京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卡比特、武汉极目智能在武汉举行新品发布会,推出基于国产TPU的训推一体机与国内首套车载软件智能研发全链平台两大成果。
两项创新构建起“国产算力硬件+全流程研发软件”的完整闭环,不仅攻克车载软件研发效率低、国产AI 算力“卡脖子”等行业难题,更已在阿里巴巴、中国移动研究院等企业落地应用。
当前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爆发式增长,车载软件研发却面临双重困境。一方面,国产AI大模型受限于算法芯片自主可控不足、训推效能偏低,难以支撑大规模代码开发需求;另一方面,传统车载软件开发存在代码生成效率低、测试脚本维护成本高、跨平台适配难等痛点,尤其智能网联汽车场景复杂,实车测试成本高、周期长,严重制约产业升级。华中科技大学联合科研院所与企业组建攻关团队,针对性突破软硬件双重瓶颈,形成“算力底座+研发平台”的双轮驱动解决方案。
在算力硬件层面,基于国产TPU的训推一体机实现核心技术自主化跨越。作为国内首套将代码大模型训练与推理一体化部署在国产TPU上的产品,其深度融合自主可控算力平台与大模型代码生成能力,彻底摆脱对国外芯片的依赖。相较于传统GPU架构,国产TPU在AI计算场景中具有天然效能优势,通过架构优化可显著提升算力利用率与能耗效率,该一体机借此有效提升车载软件研发中的大模型训推速度,构建起 “芯片-模型-应用”的软硬一体化自主闭环生态,为上层研发提供安全可靠的算力支撑。
在研发软件层面,车载软件智能研发全链平台填补行业空白。作为国内首套覆盖软件研发全流程的大模型平台,其在三大核心领域实现国内领先:代码自动化生成环节大幅提升AI参与度,将人工编码工作量降至最低;漏洞检测模块可精准识别潜在风险,降低车载软件安全隐患;自动化测试系统则彻底解决传统工具跨平台、跨设备适应性差的难题,通过仿真测试替代部分实车场景验证,大幅降低测试脚本编写与维护成本。武汉卡比特在智能驾驶软件研发中应用该平台后,测试周期缩短40%,研发成本降低30%,充分印证其实用价值。
据悉,两大成果已形成规模化示范效应,训推一体机凭借高效能算力支撑,成为企业搭建私有AI研发平台的核心设备;车载软件智能研发全链平台已服务武汉卡比特、阿里巴巴、中国移动研究院、云片松等数十家企业,覆盖智能网联汽车、通信、互联网等多个领域,在复杂场景软件开发中展现出强大适配性与稳定性。
与会专家指出,这套解决方案不仅解决了车载软件研发的“效率痛点”,更突破了国产AI算力的“自主瓶颈”,为行业提供了可复制的自主化范本。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