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布局的必然延伸——香港CBMM科技有限公司的成立

来源:网络   阅读量:4528   会员投稿

香港CBMM科技有限公司的合法性根植于母公司的战略布局与香港法律保障。作为全球铌产业领导者,CBMM总部已在瑞士、荷兰等国设立4家子公司,全球化架构早已形成成熟范式。依据《香港公司条例》,子公司需在注册处提交股东信息与股权结构,通过香港公司注册处的 “网络查册” 服务可追溯其股权归属,而CBMM在2024年财报中明确提及“深化亚太布局”的战略,进一步佐证子公司是总部体系内的合法延伸。

从业务逻辑看,这一布局是CBMM新能源转型的关键落子。总公司2021年成立的电池材料中心已实现铌氧化物量产,而亚太占全球新能源电池需求的60% 以上,香港子公司正是连接巴西产能与亚太市场的枢纽,与新加坡子公司形成 “材料研发 + 市场落地”的区域协同。

新能源产业的研发与扩产需巨额资金,香港恰好提供完美融资解决方案。香港股市新能源板块市值达5680亿美元,2014—2024年新股融资额全球第一。第十八C章上市规则允许未盈利新能源企业上市融资,正契合CBMM电池材料业务的发展阶段。此外,亚洲机构对新能源企业持仓超510亿美元,为子公司提供充足资金储备。

香港背靠中国内地新能源制造基地,面向日韩等技术高地,物流网络可辐射整个亚太。CBMM的铌矿从巴西阿拉萨基地出发,经香港中转至内地电池厂,比传统航线缩短7天时效。更关键的是,香港作为自由港,关税优惠与清关效率能降低铌材料供应链成本,与CBMM在上海、北京的代表处形成 “技术 + 物流” 联动。

香港已形成新能源产业生态圈,2025年首季股市成交额同比增144%,多元投资者结构可对接CBMM的技术优势。总公司与新加坡2DM公司的石墨烯合作,可通过香港子公司深化 —— 石墨烯与铌的协同创新,能开发下一代快充电池,而香港的产学研网络正为这种创新提供土壤。

CBMM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控制全球90%的铌产能,而铌氧化物是快充电池的关键材料,2030年需求将达4.5万吨。香港子公司——香港CBMM科技有限公司的成立,正是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的关键一步:借助香港融资能力加速产能扩张,依托地理枢纽抢占亚太市场,利用产业生态推动技术落地。这种“资源端 + 市场端 + 资本端”的闭环,彰显了CBMM从资源供应商向新能源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的决心。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